资讯>正文

汇聚冰雪名城智慧,擘画冰雪经济蓝图 2025冬博会冰雪名城与冰雪新经济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精品旅游     作者:航飞     发布时间:2025-10-19     

  10月17日,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冰雪名城与冰雪新经济论坛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举行。亚洲数据集团华南区总裁池敏,冬季运动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席、中国滑冰、冰球、滑雪协会前副主席朱承翼,MedAlp有限公司顾问委员会主席、医学顾问、大学博士Dr. Alois Schranz,北京雪帮雪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SnowHow中国创始人兼上海国际滑雪俱乐部发起人Hermann Winkler,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耿德勇,日本安比国际度假村数字与营销事业本部部长李卓婷,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分党委书记、院长蒋依依,北京瑞雪众旺滑雪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亚忱,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湜,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主任崔岩,人民网人民体育事业部总监、《热雪中国三十年》出品人彭元元,《热雪中国三十年》联合出品人张莉莎,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导演刘汉祥等众多国内外行业精英出席论坛。

  随着冰雪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兴增长引擎,本次论坛无疑成为了冰雪名城间经验互通与合作的纽带,推动了优质冰雪产业发展模式的传播与学习,为探寻冰雪名城发展的新潜能、拓展冰雪经济的新领域贡献了智慧,将助力全球冰雪产业朝着更高品质、更具创新活力的方向迈进。

  亚洲数据集团华南区总裁池敏,为本次论坛做开场致辞。她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冬博会十周年,也是陪伴中国冰雪产业成长的十年,冰雪产业正从单一运动体验向以“冰雪名城”为载体的复合型新经济生态迁移。成功冰雪名城都在构建独特“冰雪 +”价值体系,实现客流到消费留量的转化。在此过程中,数据与创新成为驱动冰雪新经济的双引擎。亚洲数据集团愿发挥桥梁作用,与各方共同赋能冰雪名城建设,开拓冰雪新经济的无限未来。

  随后,冬季运动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席、中国滑冰协会及冰球协会和滑雪协会前副主席朱承翼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冰雪产业步入了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政府对冰雪产业的重视程度空前提升;二是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专业人才。然而,冰雪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亟需总结过往经验,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他还特别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合作加强冰雪人才的培养,共同推动冰雪产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主题演讲环节,MedAlp有限公司顾问委员会主席、医学顾问、大学博士Dr. Alois Schranz首先上台,分享了因斯布鲁克作为奥运之城的建设成果,以及冬季运动事故的专业处理经验。他指出,因斯布鲁克曾三次成功承办冬奥会,如今每年仍会举办众多高端赛事,积极推动冬季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配备了完善充足的基础设施,如此才能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其所在的medalp医疗医院集团,就能在滑雪旺季接待大量患者,凭借专业的医疗技术与高效的救援体系,为城市冬季运动产业发展筑牢了安全后盾。

  北京雪帮雪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带来了聚焦《2024 - 2025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核心数据解读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上一个雪季财年滑雪人次达2605万,创历史新高,且滑雪人次已进入全球前五,但国内多数滑雪场规模小,仅有181家滑雪场配备缆车等设施,硬件方面与强国存在差距。不过,我国室内滑雪场发展迅猛,数量已超全球半数,未来或接近100家,而室内滑雪场的爆发式增长与室外滑雪场集中度的提升,正是当前市场的两大特色。

  SnowHow中国创始人兼上海国际滑雪俱乐部发起人Hermann Winkler在主题演讲中回顾了冬奥历史,指出此次米兰冬奥会借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之势而展开,在筹备过程中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比赛场馆分散设置于四个中心。该届冬奥会的办赛目标在于,为运动员和游客提供世界一流的设施与体验,同时传递意大利的文化遗产、热情好客以及对卓越体育的贡献等理念。据预测,2026冬奥会的观众人数将刷新历史纪录,他诚挚欢迎大家前往意大利,亲临现场感受冬奥会的激情与魅力。

  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耿德勇紧随其后发表了主题演讲,分享了长白山在旅游和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作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长白山聚焦“冰雪 +”融合发展,从三方面革新突破:强基,以优质产品与便捷交通夯实支撑,迭代旅游供给,贯通全域交通;赋能,通过多元活动、创新玩法与专业赛事擦亮名片;提效,以精准营销扩大声量,以优质服务留住口碑。长白山诚邀各界体验、建言、合作,共探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描绘美好蓝图。

  此后,围绕“日本冰雪旅游的演变:从本土魅力到全球吸引力”这一主题,日本安比国际度假村数字与营销事业本部部长李卓婷分享了日本冰雪产业发展及安比国际度假村的升级举措:在滑雪体验方面,开放多元雪区,提供个性化教学,满足各水平滑雪者需求;雪后活动丰富,兼顾不滑雪者。在雪场建设方面,硬件多样化、软件国际化,市场经营采用双向互动模式,打破冬季旅游局限。未来,安比将融合全球视野与在地文化,和多品牌携手,大力推广四季旅游,全力打造连接自然、文化与世界的优质平台。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分党委书记、院长蒋依依带来了《2024-2025滑雪旅游预测报告》的解读。她指出,随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及国家政策支持,我国冰雪旅游迎来战略机遇期,呈现出供给提升、市场扩张、消费迸发等新特征。场地建设“南展西扩东进”成效显著,北方室外滑雪蓬勃发展,南方室内滑雪渐热,“南客北上”趋势显著。报告还预测了滑雪旅游规模及消费特征,为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行业数据支撑,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一位主题演讲嘉宾北京瑞雪众旺滑雪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亚忱,以从业20余年的“滑雪老兵”身份,从微观角度探讨滑雪场现状与未来。他将中国滑雪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探索期”(1996 - 2015)、“奥运快速增长期”(2015 - 2022)、“后冬奥时代”(2022年至今),并指出,目前滑雪场正面临诸多挑战,破局的关键在于理念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核心IP、借助科技赋能以及构建完善的人才梯队。展望未来,中国滑雪场将迎来黄金发展的十年。

  在本次论坛的主题对话环节,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湜担当主持人,围绕“冰雪文化助燃冰雪运动之火”这一主题,与对话嘉宾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主任崔岩、人民网人民体育事业部总监、《热雪中国三十年》联合出品人彭元元、《热雪中国三十年》联合出品人张莉莎、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导演刘汉祥展开了深入探讨。嘉宾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冰雪文化的理解与感悟,结合自身在影视、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通过影视作品、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冰雪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冰雪文化、助力冰雪运动,为冰雪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冰雪运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搭建起一座沟通全球冰雪名城与冰雪产业从业者的高端桥梁,开辟了深度交流的优质空间。论坛上,各位嘉宾金句频频的分享、鞭辟入里的讨论,为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冰雪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照亮前行道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经验借鉴与新颖独到的创新思路。可以预见,在各方携手奋进、齐心协力的不懈努力下,全球冰雪产业必将如春日繁花般绽放,迎来更为繁荣昌盛的发展盛景,为大众呈上更多精彩纷呈的冰雪体验,孕育出源源不断的经济增长动力。


头条新闻

  • 汇聚冰雪名城智慧,擘画冰雪经济蓝图

      10月17日,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冰雪名城与冰雪新经济论坛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举行。亚洲数据集团华南区总裁池敏,冬季运动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席、中国滑冰、冰球、滑雪协会前副主席朱承翼,MedAlp有限公司顾问委员会主席、医学顾问、大学博士Dr. Alois Schr

  • 向世界 再出发 2025国际冬季运动

      向世界,再出发!10月16日,为期4天的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开启。今年是冬博会成功举办的第10年,10年间冬博会已经成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展,国际冰雪产业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冬博会汇聚了来自奥地利、意大利、加拿大、芬兰、斯洛文尼亚等冰雪

  • 「秋色漫山海」落幕,书写北方秋日文旅

      入秋以来,北方秋日游玩热潮持续升温,#接收北方的入秋信号、#内蒙古秋游vlog、#济南国庆寻秋去哪浪 等近百条赏秋相关热点话题刷屏,从登山望远到古城寻秋,北方特色户外场景成为大众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9月 12日至10月12日开展的「秋色漫山海」IP活动,以多元内容与创新营销,为北方秋日文旅

  • 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的《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北京将加大力度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到2027年,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工业旅游是对生产过程、遗址风貌、品牌文化等资源系统整

  • 2025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快哉徐州”

      金秋时节,江苏徐州这座兼具楚韵汉风与南秀北雄气质的城市,以“2025徐州汉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将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相融,持续释放“国潮汉风”“快哉徐州”的品牌魅力。  作为刘邦故里、大汉之源,汉文化是徐州最闪亮的名片。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汉文化旅游节已举办十八届,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

  •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活动,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经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

  • 国庆长假首日 雅安多元场景焕新出游体

    天全县大熊猫自然博物馆研学活动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雅安市多元场景焕新出游体验,带来客流增长。据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数据,全市纳入统计已开放的46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62万人次,同比增长12.39%,实现门票收入196.6万元,同比增长33.65%。全市图

  • 【首届“光影吉隆”全国摄影、书法、绘

      当清晨的阳光穿透喜马拉雅云雾,洒落在吉隆沟的深谷与雪峰之间,这片位于西藏西南部的秘境,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里是吉隆,是“珠峰后花园”的秘境,是“一带一路”南亚通道上的重要口岸,更是藏文化与自然奇观交织的璀璨明珠。   2025年,恰逢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6